上边是关于云贵准静止锋的两种图示,哪一种是正确的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早就开始了,但是网上的文章写的比较复杂,我们决定写一个简化版,帮助大家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四个版本教材对云贵准静止锋的介绍。上图来自鲁教版选必一教材上图来自人教版选必一地图册,湘教版与其一致上图来自中图版选必一教材通过四个版本教材我们可以看出,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的说法是一致的,即南方来的是暖湿气流,北方来的是冷气团。中图版略有差异,认为南方来的是暖干气团,北方来的是冷气团。显然,我们对于南方来的是暖气团、北方来的是冷气团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争议点在于,南、北方气团的相对湿度关系,到底谁携带了更多的水汽带来降水呢?一般我们会认为,来自西南的应该是暖湿气团,这里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将来自西南的气团认为是西南季风携带的气流。但是这里来自西南方向的气团是西南季风吗?其实不是的,它是西风带被青藏高原阻挡,围绕青藏高原南缘运动而形成的南支西风。从南支西风的来源来看,其干湿性质是存在不确定性的。当南支西风位置偏北,较少受到孟加拉湾水汽的影响,由于其水汽来自于伊朗高原等地区,其性质是暖干气团。而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沿途会增加不少水汽,可能会变性为相对的冷湿气团,加之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挡抬升,水汽更易凝结、成云致雨。此时,来自南方的暖干气团和来自北方的冷湿气团相遇,受云贵高原阻挡形成云贵准静止锋,云系出现在锋面以下,示意图如下所示。
当南支西风位置偏南,受到孟加拉湾水汽的影响,补充了大量来自于孟加拉湾的水汽,其性质是暖湿气团。此时冬季风在则是相对的冷干气团,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沿着锋面抬升,产生云系和降水。此时,云系出现在锋面以下,示意图如下所示。西南气流是湿气团还是干气团,取决于是否吸收了孟加拉湾提供的水汽,这又取决于当时的大气运动状况。整体来看,夏季西南气流多为暖湿气流,冬季则暖湿气流和暖干气流都可能存在,因此以上开头的两种图示都是对的,只不过是对应不同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中图版在图示中标注了“西南暖而较干燥的空气”的说法,也就是说水汽主要来源于北方冷湿气流,那么云系的位置应该在锋面以下,这里的云系不是因为暖空气抬升形成的降水,而是冷湿气流沿地形抬升、冷却凝结形成锋下雨系,教材可能是存在错误的。最后附一个近期的图吧!
|